您的位置::彬县农业网 >> 滇薯

最火一片叶子撑起一方产业脱贫蓝天舒城县舒茶镇疏穗莎草异叶素馨仙客来台湾花楸干生薹草

时间:2022年09月06日

一片叶子 撑起一方产业脱贫蓝天——舒城县舒茶镇实施产业脱贫侧记

一片叶子 撑起一方产业脱贫蓝天——舒城县舒茶镇实施产业脱贫侧记

说起舒茶,想必大家并不陌生。1958年9月16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全国率先、安徽第一个成立的舒茶人民公社视察,发出一生中关于茶叶生产方面的唯一指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

茶乡人民牢记主席号召,1968年,在主席亲手指点的青岗岭,开辟了200多亩高标准梯坝式九一六茶园,辐射带动全镇开垦茶园面积达8000多亩,最高峰兴办大小茶厂30多家,兴起茶庄218家,形成境内G206沿线数十里的茶叶销售长廊,成为江北地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为茶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该镇是典型的山畈区结合乡镇。全镇辖12个行政村,共有贫困户568户,贫困人口924人,西南菅草其中山区村6个,共有贫困户285户,贫困人口462人。自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该镇依托山区村茶产业发展优势,做足茶叶文章,用一片叶子,撑起一方产业脱贫蓝天。

——项目支撑,壮大产业规模

“我镇山区村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在实施脱贫攻坚时,我们注重挖掘自身产业优势,将项目和资金向茶叶方面重点倾斜,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群众脱贫。”在谈到产业脱贫时,镇党委书记褚进宏如是说。

近年来,该镇抢抓六安茶谷建设契机,将茶谷建设等项目、资金重点向山区村、向茶产业倾斜。自2015年以来,全镇累计新发展名优茶示范基地600亩,新建良种茶叶苗圃基地100亩,实施低产茶园改造1800亩;同时,新建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茶叶家庭农场3家,名优茶标准化加工厂8家。

有基地,有合作社,有家庭农场,有加工厂,茶农采摘的茶叶不愁销路了。

山埠村天子寨村民组地处该镇最南端,海拔近500米,人烟稀少,宛若世外桃源,是该村有名的“贫困组”,部分青年的婚姻问题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贫困人口也随之增加,但这里盛产优质茶叶。以往因山路陡峭,交通不便,全组200名群众出行举步维艰。在茶季,如果到相邻的桐城市大关镇卖一次茶叶,往返就得两个多小时,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天子寨再好的茶叶去了桐城也卖不上价格,导致茶农依靠茶叶脱贫致富的信心骤减。后来,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全都进城务工,几乎所有居民相继到集镇或县城租房买房居住,谁也不愿在茶季去采摘那不值钱的上等好茶了,近千亩优质茶园几近荒芜。

2015年以来,该镇利用农发、茶谷建设等项目资金,相继实施天子寨登山步道建设和近千亩优质茶园抚育改造,该村民组的两个能人大户孙家友、魏居应靠政策扶持一点、自身筹集一点,先后办起了2座名优茶加工厂。

路通了,好走了,茶叶不愁销路,又卖上好价格了,茶农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纷纷赶回来了,茶季的天子寨上人头又开始攒动了。

“现在我们从(天子)寨上把鲜叶摘下来,茶厂(老板)就等在山脚下收购,价格也给得高,最高的有一百元一斤(鲜叶),路也好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就能下山。像我父母岁数也大了,摘些茶也不算重体力活,一个茶季下来,我们3人能挣1万多元,这还算一般的,多的一家六七个人,茶季下来能挣两万多呢!”谈到近两年的茶叶收入,贫困户沈万青娓娓道来。

茶叶不愁销路了,但如何能确保茶叶卖上好价格呢?

——多轮驱动,实现经济效益

1、宣传先行。“在如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似乎已经过时了。”在谈到茶叶方面宣传时,镇宣统委员王霞不无感慨地说。

2015年以来,该镇先后承办第五届大别山区名优茶传统工艺制作大赛、全县第三次茶谷建设现场会、第一届六安茶谷秋茶节暨舒城县茶叶机械化生产现场观摩会、全县茶业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暨茶业创新发展座谈会、第二届六安茶谷舒城兰花谷开茶节等系列茶业赛事活动;先后接待央视、新华、人民等各级各类媒体采风30多场次;先后参加“中茶杯”、“国饮杯”等系列全国性茶业赛事活动,九一六茶场研制的“龙舒九一六”牌系列名优茶,获得“特等奖”、“金奖”等至高荣誉……

有了活动载体,有了媒体宣传,有了赛事荣誉,舒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高涨,人们不仅知道了毛主席曾经视察的地方叫舒茶,更知道安徽有舒茶,舒茶产好茶。

2、质量过硬。“我绝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谈到其茶厂制作的茶叶质量时,该镇石塘村茶叶大户、古尖香茶厂厂长吴绳友深有感触地说。

2014年以来,他先后承包村集体和群众个人的茶山近500亩,依托项目资金和个人自筹,引进茶树良种,实施低产茶园改造,并兴办一座标准化、清洁化名优茶加工厂,从事名优茶生产、加工和销售。创业之初,由于质量意识不强,炒制的茶叶卖不上好价钱,导致盈利不多,加之前期投入较大,他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甚至一度出现打“退堂鼓”的念头。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县镇茶叶专技人员主动上门,为其把脉诊疗,让他严把茶叶采摘关、炒制关,严控茶叶质量。

吴绳友相信了,也照做了,茶厂的效益随即显现了。

2015年,其茶厂炒制的干茶最好的卖到300元一斤;2016年,卖到了400元一斤;今年,更是卖到了600元一斤,而且供不应求。每天,向他支付宝、转账或订购、上门认购的买家络绎不绝。吴绳友尝到了甜头,自然喜上眉头。据其粗略估算,今年茶季下来,其茶厂的名优茶产值将达到200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大户得实惠,茶农的实惠自然少不了。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山区每个茶农特别是贫困人口增收1000元左右。

大户先行,村集体自然不甘落后。

2015年以来,该镇整合项目资金,先后在石塘村、茶园村(贫困村)新建2座清洁化名优茶加工厂,添置2套标准化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并对外承包给大户从事名优茶生产加工,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3.86万元、3.4万元。这样一来,既节约了大户的成本投入,又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为村集体脱贫助推一臂之力。

3、优势叠加。“以往在旅游旺季,来九一六(茶园)逛逛的人较多,但大部分都是转转就走,留不住人,但现在不一样了……”说到今年到九一六茶园的游客,九一六茶场场长吴福广最有发言权。

近两年来,该镇以“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为发展主旋律,以创建国家AAAA级舒茶人民公社景区为目标,成功申报全国红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通过整合旅游和茶谷等项目资金,先后实施九一六文化广场改扩建,新华大道、九一六步行街升级改造,完成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升级改造和人民公社陈列馆、九一六核心区旅游循环道、登山步道、环山道路、映山红培育教育基地、景观塘、景观石、观景亭、绿化、亮化等工程建设;同时,正逐步完善天子寨、二古尖、大小岩等道路基础设施和景点打造,致力打造“红绿相间”的特色景观带,构建“一产带动三产,三产促进一产”的镇域景区化新格局。两年来,新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馆10多家,接待艾纳香国内外各级各类旅游团体近200个,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多万元。

“今年实在是太忙了!”65岁的贫困户王惜金老人一边擦汗一边说。

他是该镇小河湾村村民,自幼在山区长大,炒得一手好茶。自去年开始,来九一六茶园的游客多了,特别是来自合肥、南京、上海等城里的孩子们多了。家长们把孩子带过来,苏木蓝一方面是想让他们参观毛主席视察舒茶纪念馆、人民公社陈列馆等红色景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想让他们采采茶叶,学学制茶,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但没有专业人员教这些孩子,恐怕他们是学不好、做不了的。王惜金老人便是吴福广场长特意请过来教孩子们炒茶的,一个月工资1500元。这样算来,整个旅游旺季下来,王惜金老人能挣个5000元左右。这些钱谁出?当然是游客掏1般来说。这些来体验生活的孩子们,每人要交15—20元左右的费用,除去付出的工资,吴福广场长也能挣些利润,实现双赢。当然,吴福广场长不只是请了王惜金老人一个,像他这样光教炒茶的师傅就请了3个,教采茶的师傅也请了2个,还有专门请来为茶场采茶的就有30多个。吴福广场长是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支部书记了,对近两年脱贫攻坚工作心领神会,所以,他请人有“三个优先”:贫困户优先,残疾但有劳动能力的优先,老人优先。正因如此,像王惜金这样的老人,每当谈到九一六茶场的吴场长,总是竖起大拇指,热泪盈眶地说:“不是吴场长,有谁会要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奶奶干活挣钱呢?”

茶叶有了效益,如何将这效益真正显现出来,真正惠及贫困户呢?

——选点发力,确保措施精准

“吴场长真不错,每年都给我们这些老人送茶叶,九一六(茶场)的茶叶就是好喝,我们这些年喝习惯了,喝别的茶叶总感觉味道不行。”手捧九一六茶场场长吴福广亲自送上门的茶叶,该镇敬老院老人吴立本说出了心里话。

九一六茶场自1992年以来,每年为该镇敬老院每位老人免费送一斤价值100元左右的茶叶,这一送就是20多年,从未间断。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左右,敬老院的老人都知道,吴场长很快又要给他们送茶叶了。

近两年,舒茶人民公社景区打造得有声有色,面貌焕然一新。九一六茶园作为该景区的核心部分,自是游客倍增。而位于核心区的九一六茶场,则充分沐浴了三产带来的雨露。场里的茶叶供不应求,吴场长也着实体验了一把赚得盆满钵溢的喜悦。作为老党员、老支部书记,吴场长当然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今年,作为实施产业扶贫的领头企业,九一六茶场立足自身优势,将场里的效益直接惠及贫困户,实施“两免三保一分红”的直接帮扶措施。具体而言,“两免”即为畈区一棵印、龙王庙、火龙岗、三拐、军埠、梅心驿等6个非产茶村283户在册贫困户,每户免费提供1斤价值150元左右的家庭饮用茶;为山区小河湾、山埠、茶园、石塘、沟二口和沙墩等6个产茶村285户中有发展茶叶意愿的121户在册贫困户,每户免费提供500株价值150元的“舒茶早”、“山坡绿”等良种茶苗。“三保障”即从今年开始,连续4年保障贫困户优先到九一六茶场就业,每年预计30人,每年总获取15万元工资性收入,人均获取5000元工资;保障以市场价优先收购贫困户生产的鲜叶和干茶,预计每年收购鲜叶5000斤,干茶2000斤,充分利用九一六茶场的销售平台,发挥规模效应和品牌带动优势;保障为在册贫困从熔料活动距离来看户的茶虽然上台不到两年农提供一条龙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等服务,计划每年培训220人次。“一分红”即利用茶产业扶贫项目产生效益,从今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带动5户贫困户效益分红,每户2600元左右;利用实施农发项目产生效益,从今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带动5户贫困户效益分红,每户2200元左右;今年,10户贫困户利用50万元额度的金融扶贫政策,投资到九一六茶场,每户可获得2200元以上的保底分红。

“只要我(场长)在干,茶叶送不断;(党的)政策就是好,百姓高兴了!”闲暇之余,幽默风趣的吴场长偶尔也溜出几句打油诗。

企业帮扶有举措,结对干部如何做?

在产业扶贫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镇农综中心干部郑进国的妻子与人合伙搞了几十亩良种茶育苗基地,投入不大,但效益可观。在结对帮扶过程中,郑进国通过与贫困户深入沟通交流,了解到贫困户有发展茶叶的意愿,他二话不说,从妻子的育苗基地起了1000多株茶苗,送到贫困户家中;镇干杨昌春的妻子在集镇上开了一个农资门市部,卖卖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杨昌春便免费给他的结对帮扶贫困户送上茶叶专用肥料;还有多次上门为结对帮扶贫困户提供茶叶生产技术指导的镇干陈旭东,为贫困户协调茶园耕作机械的镇干黄明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大户带动,致力产业脱贫

三、四月间,该镇石塘村的二古尖显得异常热闹,山上满满地都是人头攒动,来自该村的茶农肩背挎篮,溪堇菜三五成群,深入茶园腹地,伴着山上广播里悠扬的音乐,开始采摘今年的一茬又一茬茶叶新芽。人多的时候,有200多人。这些人中,有近一半是贫困户。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抓扶贫,作为企业,我们也积极响应……”。谈到前来采茶的茶农,茶叶大户、古尖香茶厂厂长吴绳友总是心系贫困户、深表同情地说。按照他计算,贫困户在茶季帮其采茶,最高峰他按50元一斤鲜叶付工资,最低的也在20元,这样一来,每人平均每天大约可获得70至80元工资,特别会采的能挣100多元。一个茶季下来,每人大约可以得到3000至4000元左右报酬。

“吴厂长对我们贫困户是真好,总是把最好采的、芽头多的茶园让我们采,这样我们每天比其他人要多挣20元左右,而且在这里采茶我们安心,因为吴厂长每天免费为我们提供一顿午餐,我们采茶时也不愁着回家煮饭了,更不会饿肚子了。”谈到吴绳友,贫困户王昌本心存感激地说。

王昌本不仅帮其采茶,平时还帮其管理茶园,在茶园里干些杂活,给茶园施施肥、除除草、培培土,一年下来,又能多挣个2000至3000元左右。

像王昌本这样既帮采茶又帮管理的贫困户,吴绳友的场里有20多人。

今年,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吴绳友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联系了10个贫困户为其企业贷款投资入股,一年下来,每人可实现保底分红2600元左右,为贫困户增收又拓展了一条渠道。

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一道缩影。一片叶子,则是舒茶实施产业脱贫的一支主力军。舒茶,将不断创新产业脱贫模式,拓宽产业脱贫渠道,让一片叶子,最大极致地发挥作用,惠及群众,真正实现习总书记所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兖矿集团公司东滩煤矿医院
安康专业治疗医院
德清县中医院专家团队
浙江血管病医院哪家比较好
友情链接